恐怖组织头目本-拉登简介
1989年前苏联撤军后,拉登带着他的“兄弟们”重返沙特。由于和沙特政府发生矛盾,
海湾战争爆发后,拉登认为美国已取代前苏联成为“世界新的恶魔”。1998年2月,本·拉登组织了“反犹太人和十字军国际阵线”(“”是其派生组织)。
巴基斯坦境内一家报纸援引外长的话说:“将本·拉登交给第三国,只会为美国不惜一切手段逮捕本·拉登大开方便之门,没有人会希望阿富汗政府这样做的。”
作诗描述美舰“科尔”被炸最近拉登在一首诗中描述了美国驱逐舰“科尔”号是如何缓慢地驶向死亡之旅:就在亚丁/那艘让胆小者害怕/泊岸出航都会带来恐惧的驱逐舰/已被我们的勇士摧毁。
就本质而论,是一国范围内经济、政治、文化等矛盾不断积累和世界范围内南北经济、政治发展不平衡这两者交互作用而生成的毒瘤。
1995年,美国俄城联邦大楼爆炸案、东京地铁沙林毒气案和拉宾遇刺案,使世界范围内的浪潮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。有人甚至因此认为,当今世界最使人伤脑筋的,除了艾滋病就是国际。而美国东非大使馆挨炸的惨状更使人们相信,不仅是“20世纪的政治瘟疫”,更是21世纪的全球性难题。
虽然现在关于“拉登已经死去”的说法层出不穷,但是诸如“拉登最新录影带”、“最新录像”等消息,却也时常在媒体里出现。关于他本人现在究竟是死是活,恐怕无人知道。
我们不能允许美国人住在神圣的地区。我们要把他们赶出去,我们要对他们发动战争。如果以色列人杀死巴勒斯坦的孩子,如果美国人杀死伊拉克的无辜人民,如果大多数美国人支持他们放荡的总统,这就意味着美国在向我们开战,我们就有权进攻他们。———本·拉登
2001年9月:美国人为劫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,共有2998人罹难。贴身武器AKS74U经常跟随他一起出现在“基地”组织公布的录像中,画面中这支枪靠在他的身后,还有容弹量为45发的RPK-74机枪弹匣。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画面是有深刻含义的,因为这支枪是在阿富汗战争中缴获的,它来自与一个前超级大国的战斗中,因此具有“胜利”的象征意义,而45发的超大弹匣则暗示着战斗到底与杀死更多异教徒的决心。另外,这支枪的最初设计目的就是用作个人防卫,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本·拉登想要发动的“圣战”将是一场短兵相接的游击战争。这支AKS74U随着本·拉登精心制作的录像带一起传播到全世界,暗示并煽动着分子的情绪。